泉州开元寺是福建领域最大的释教寺庙,寺内的一双宋代石双塔是泉州市的标志性建筑。石塔是国内现有最高的石塔,寺内的唐代迄今1300年的古桑莲为世界之最。此寺始建于唐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激色猫,现有主要建筑普遍是明清建筑,此寺历史悠久,领域盛大、构筑壮不雅、文物广漠,为寰宇重心文物保护单元,可免费参不雅。
泉州标志——开元寺双塔。
图片激色猫激色猫
图片
图片
图片
寺山门前有“紫云屏”照壁。宽15米,高6米。紫云屏始建于明万积年间,墙上题字为明代泉州着名书道家陈于王于明万历四年写的。相传大雄宝殿建筑之时,紫云盖顶,故将大殿名为“紫云殿”,照壁也因之叫“紫云屏”。山门殿的正中就吊挂着巨大的“紫云”匾额。
图片
开元寺山门殿。亦然天王殿。单檐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双方的八字墙上永别刻有“桑莲法界”和“桃莲应瑞”。
图片
这八个字提及来,内部有两个故事。先说“桑莲法界”:唐朝时,这里是泉州黄姓鼻祖、豪富(也有说为官)黄守恭的桑园。一天,他在睡梦中梦见一个僧东说念主向他乞求把桑园建为古刹。他对僧东说念主说:那就等桑树上开出白莲花就给你。僧东说念主大喜说念谢而去。过了两天,他园中的桑树上果然开出了莲花。官府得知此祥瑞后,苦求建树梵刹并上奏朝廷,寺成后将该寺取名莲花寺。《温陵开元寺志》有记:“唐垂拱二年乙酉二月,州民黄守恭昼梦一僧乞其地为寺。恭曰:'须树产白莲,乃可。’僧喜谢。忽失地方。越二日,桑树果产白莲。有司以瑞闻。乞置说念场。制曰可。仍赐莲绰号。”
图片
再说“桃莲应瑞”。这四个字是梵刹主捏圆瑛法师所留。1924年,圆瑛法师从南洋归国至泉州任开元寺住捏,决定重修开元寺,并运筹帷幄开元慈儿院。择吉九月十二日入开元兴工。十五日,开元寺中桃树开红莲两朵,七天始谢,各界來不雅,无不叹异。“桃莲应瑞”即指此事。
图片
仔细看屋脊上的雕琢。正脊正中是“双龙护塔”,双方是龙鸱吻,脊两头是燕尾脊。泉州的寺庙建筑多用龙,何况是“剪瓷雕龙”,龙身用五彩瓷贴躲避,造型工序复杂、感不雅格外丽都。龙是中华英才源流和文化着手的象征,中国东说念主自称是“龙的传东说念主”,自古以来,炎黄子孙就将龙行为图腾给以崇尚。鸱吻神话是龙子之一,可爱吞火,用此兽以避失火。“燕尾脊”亦然南边典型的屋脊建筑特色,正脊最外端岔开两个金莲,像极了燕子的尾巴,是以得名“燕尾脊”。这种屋脊愚弄了顶端放电的旨趣,能起到避雷针的作用。另一方面东说念主们也对此脊赋予文化寓意:“双燕归脊”。燕子须归巢,东说念主要落叶归根,远处的游子也要归来家乡。
图片
图片
这个在山门殿前,看样式是个石墩,不知说念是否?
图片
大殿内正中吊挂“敕打开元万寿禅寺”牌匾,为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赐额。那时合一百二十院为一禅刹,始用此名。
图片
殿前两侧有一双石饱读。
图片
殿内极为宽敞,殿内石柱为梭柱,挂了三幅春联,殿双方是巨大的密迹金刚与梵王雕琢,俗称哼哈二将。
图片
图片
殿柱楹联:
慧海藏天无尔无东说念主不雅幽静;净心印月非空非色见如来。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东说念主。此联为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书。
鹫岭三车不离当东说念主蹞步;曹溪一指面子孤塔之中。
图片
山门殿的背面。
图片
远不雅大雄宝殿。山门殿背面的小亭至大雄宝殿前的旷地称为拜亭。双方千年古榕雄壮繁多、更仆难数,春色满园。
图片
图片
图片
开元寺东西两侧各有一塔,与大雄宝殿成"品"字形布局,两塔均为仿木构五层八面楼阁式石塔。东塔为“镇国塔”,西塔为“仁寿塔”。
图片
镇国塔伟貌。
图片
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流程几次蹂躏与重修,易木为砖,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改七级砖塔,今石塔为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至淳佑十年(1250年)间重建,高48.24米。
图片
图片
邃密的浮雕。东说念主物形态各不相通。
图片
图片
东塔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东塔于 1997年入选中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石塔之王。
无垠的镇国塔。
图片
金刚力士。右边这个金刚像照旧个三面六臂金刚。
图片
这两个金刚像眼下各有一只瑞兽。
图片
塔基座下各有故事画像石雕。如忍辱仙东说念主、牧女献糜、天王争钵等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无垠的镇国塔。从不同角度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塔的东北角处有一处假山。
图片
好意思女参禅。
图片
千年古榕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木参天。
图片
图片
回到中轴线上。看拜亭双方的碑石、多浮屠、赑屃、经幢、焚帛炉等。
舍利塔。
图片
清代嘉庆年间的《重修开元寺记》石碑。
碑文如下:自古都会郡邑,多有建大刹而奉香火者,原是以护国而佑民也。泉郡开元寺,创自唐垂拱二年。其地原系黄氏屋基,因桑树生莲应梦,遂施基以建寺,名为莲花寺。庙貌巍峨,双塔耸立。后毁于兵火者凡几,历代屡有神僧、信士踵而葺之。至前明万积年间,倾废十分,经黄氏之孙文柄重为修建,致使至今。乙丑春,余因督缉洋匪,暂驻郡城。时雨泽愆期,农民望之甚殷。余虔祷于开元寺,是夜即大沛甘露,连宵达旦,合郡士民莫不欢畅。是年转歉为丰,咸歌大有,齐神灵之感应也。余见殿宇朽损,垣多崩塌,心甚戚焉,遂首捐清俸而为之倡,郡守令亦齐捐俸共襄。合郡士民感甘雨和风之应候,亦齐共矢虔敬,集腋为裘,源源支援。于四月开工,八月胜利,统共大殿、后殿及廊房,全行修整,盖头换面。故特将重修之年分勒石以记之。时嘉庆十年齿次乙丑季冬月。督闽浙使臣长白玉德撰拜书。
图片
御碑。清康熙帝临米芾书。
图片
图片
多浮屠。宋代遗构。塔基三层,塔身一层,单檐相轮塔刹。一层塔基素方座,二层塔基须弥座束腰处刻有纹饰,三层塔基为雕刻纹饰须弥座,下有圭角,束腰转角刻有束莲柱。
图片
巨大的赑屃
图片
焚帛炉。
图片
宋代宝箧印经式石塔, 也称阿育王塔。绍兴 十五年(1145年)柳三娘捐建。宝箧印经塔是中国古塔中的一种特殊形貌,神话由五代吴越国王钱弘俶于956年创建。因其形似宝箧,内藏印经,故名。
图片
大雄宝殿。又称紫云大殿,是开元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686年),先后流程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有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1637年)遗物。大殿面阔九间,进深六间,建筑面积1338平方米,重檐歇山顶,通高20米。前檐重檐下横匾书"桑莲法界"四字。殿内减柱造,共有86根大石柱,承托抬梁式木构架,堪称"百柱殿"。殿内斗拱共76朵,散播在周圈和前槽,其中明、次、梢间各有补间铺作两朵,尽间仅一朵。斗栱上雕有有"飞天乐伎"二十四尊,集释教妙音鸟、基督教天神和中国飞天造型于并立孤身一人,雕刻邃密。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释教密宗的最高神抵。其两旁是五代王审邽修大殿时增塑的四尊大佛,步骤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边欢笑世界是宝生佛,西方鱼米之乡阿弥陀佛,朔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这五尊大佛金光耀眼,衣纹明晰,神容慈悲,法相尊荣,双手永别作说法、施与、接引、禅定等相,工艺小巧,令东说念主叹绝。五方佛的胁侍有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以及不雅音、势至、韦驮、关羽、梵王、帝释等诸天菩萨、护法神将共 10尊。在大殿后正中供奉着密宗六不雅音的首座圣不雅音以及善才、龙女和两翼感情互异的十八罗汉。
图片
图片
仔细不雅察可发现大殿内的石柱和梁栿探求处,有两排共24尊东说念主面鸟身的飞天少女,双臀上前伸展,手捧文房四宝等物,似向佛祖献宝,显得梵刹愈加生动无瑕。泥像东说念主物雕刻细密、巧夺天工。大殿月台下须弥座上有狮身东说念主面像石雕。底下两幅图片来自网友“超东说念主的路径共享”。
图片
图片
大殿背面。
大殿后柱联:宝相尊荣遍三千而普照;金仙大觉超百亿以常尊。
图片
罗汉像。大殿内柱联:能立无上正教法;常为世间良福田。
菩萨苦行无与等;如来神力遍十方。
普令众生得法喜;犹如朔月显峻岭。
图片
图片
属目看大殿沿墙的底部都有一齐长长的疏忽。从当然科学上讲,南边风景湿气,石质大地更易湿气,有此疏忽不错使大殿更好的透风,保捏大地干燥。梵刹里还有一个说法,是佛祖讲经,因众生对等,东说念主不错听,动物也不错听,动物不错通过此疏忽投入大殿听佛讲法。
图片
大雄宝殿的西侧有一个“麒麟照壁”。原为泉州府城隍庙前的照壁,是古时为申饬奸官污吏而非常建造的。据史册纪录,“麒麟壁”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洪阳辉所造,迄今已有270多年历史。“麒麟壁”壁高5米,宽19米,厚0.6米。照壁正中神兽长着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马蹄、牛尾作步步追念傲视状,嘴咬铜钱,铜铃大的眼睛盯着钱币状的太阳,底下配嵌砖雕元宝、如意等祥瑞物。傍边两垛各嵌砖刻的灵芝、牡丹、鹿、鹤,以及莲花、珊瑚、羽扇、犀角、葫芦、蜂、猴、松、竹、梅等,工艺深通,气韵盎然。砖雕的右侧,有一幅岁寒三友植物及山公、鹿等动物的砖雕,一只山公一只手收拢树干,另外一只手拿木棍捅树上的马蜂窝。蜂、猴,不错领略为'封侯’。”古东说念主通过这幅画寓意,唯独廉正为官、一心为民,封侯计日可待。而在砖雕的右侧有小象跪拜大象的形象,堪为“拜相(象)”。 1974年因为保护需要,被移置开元寺。
图片
其实,“麒麟壁”上的动物并非麒麟,而是一种叫“犭贪”(音:tan)的动物。神话,“犭贪”的胃口很大,什么都东西吃,何况恒久也吃不饱。它吞食了山中的奇绰号卉、珍禽瑞兽,又到东说念主间来吞食金银玉帛。何况还不兴奋,其后,它看到太阳从东海面平缓起飞,又想冲夙昔一口吞下太阳,恶果纵身一跳跌进海里淹死了。古语说的“东说念主心不及蛇吞象,计算不及吞太阳”就说的是“犭贪”这个动物。为了警示官员廉正戒贪,自隋唐以来,险些每个州县官府的照壁上,都雕刻或画有“犭贪”的图像。
图片
图片
图片
清代的钱德苍依然写过一首《不知足寺》,原文如下:
竟日奔走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想衣。
衣食两般齐俱足,又想娇容好意思貌妻。
娶得好意思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凄沧多广漠,相差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东说念主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作了天子求仙术,更想跨鹤登天梯。
若要众东说念主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兮。
东说念主的期许是无极度的,如若走向歪门斜说念,拔除不好,最终可能会导致申明狼籍。如若走正说念,有追求,则不错更好的引发东说念主生积极朝上的能源,通过本人勤快去结束东说念主生的方针亦然正常的。
图片
图片
西塔。与东塔山鸣谷应。在大雄宝殿的右前列西侧,称为"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初为七级木塔,称"无量寿塔"。北政和四年(1114年)奏请赐名"仁寿塔",前后经蹂躏与重修屡次,易木为砖,至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 1237年)由自证法师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今石塔为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至嘉熙元年(1237年)重建,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领域与东塔险些足够相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释怀石。
这个心字的写法很独到,把中间的小数写在了撇弯钩的底下。据先容,这块石头唐朝就有,叫“释怀石”,底本在西塔的四周都有释怀石,喻为四方。把心中的那小数改鄙人面,暗意“心上无物,物在心外”,有趣有趣是把心放下,以示洒脱、闲逸之意。所谓“拿起百般烦,放下万事空。”
图片
小路通幽。
图片
图片
图片
“万山第一”石匾。原位于泉州东岳庙口,乃南北通行、泉州往福州正途要冲“大石坊”上方居中之匾,立于清初。上世纪二十年代,因牌楼倒塌,其匾现被保藏于开元寺中。据考据此匾为集字而成,其中“第一山”是米芾笔迹,明末清初晋江东说念主黄志遴补“万”字而成此匾。黄志遴为进士,曾担任国史馆编修、侍读学士、少詹事、湖广布政等。
图片
图片
开元寺的西北角还有个水陆禅寺,这内部东说念主就少多了,香火也不旺,看碑文纪录是清后期同治年间重修的。
图片
鹿趋鸟集
图片
水陆寺原地处城外低凹地带,水蓄成池,约十亩。唐天宝六年(747),唐玄宗下诏书敕置祝圣放生池,因又建水陆堂在池北,故亦称水陆池。唐乾符六年(879),郡守林雩把水陆堂扩大为院,堪称护国水陆院。北宋郡守蔡襄又把它改为禅院。明洪武年间(1368~1398),禅院正名水陆寺。其后明嘉靖乙未〈1535年〉进士、贵州说念御史汪旦为了在此建府第,就把禅院移至现今的开元寺善事堂西,水陆寺旧迹遂一火。
图片
图片
殿内柱联:水天更仰慈云护, 陆地原依慧日光。
图片
图片
桑莲业绩。唐代,树龄1300多年。是我国现有最迂腐的桑树。至今仍春色满园。
桑莲古地那棵开出结义莲花的桑树如今仍斜卧于莲香古园中,成为千年古寺的镇寺之宝,是黄守恭舍园建寺的见证。百年前的一次雷电,古桑树被一劈为三,撅断的枝干并莫得枯死,而是落地生根又枝繁叶茂,再次印证古树的神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多浮屠。
图片
十善。
图片
五戒。
图片
三皈。
图片
甘露戒坛。位于大雄宝殿背面,是寺内的一个伏击建筑,明末重建,重檐八角攒尖顶,四周环廊,占地645平方米。坛有五级,最高一层供奉明代卢舍那佛坐像木雕。开元寺甘露戒坛与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并称中国三大戒檀。据说唐朝本领,此地常降甘露,一个叫行昭的头陀于是在这里挖了一口甘露井。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在井上建坛,遂称甘露戒坛。后经元、明屡次重修,现有建筑为清康熙五年(1666年)重建。坛顶正中藻井遴选如意斗拱,藻井下分五级,交叠上收,如蜘蛛结网,似回纹织锦,结构复杂而小巧。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 24尊"飞天乐伎",身系五彩飘带,手捏琵琶、二弦、响板,欢蹦乱跳,翩翩若飞。
图片
图片
楹联:锡杖婆娑依然尘凡三千劫;芒鞋踏破虚扣禅扉二十年。
图片
殿内楹联:戒为定根空五蕴;坛无象教入三摩。
其心大欢笑;于世起悯恤。
图片
图片
二十四尊飞天乐伎之一。来自网友“超东说念主的路径共享”
图片
弥勒佛。楹联:其心大欢笑;于世起悯恤。
图片
藏经阁。藏经阁原来是法堂,是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僧录刘鉴义建造的。元、明本领已流程屡次重修,至民国十四年(1925年)圆瑛头陀改建为水泥仿木结构的二层楼阁。楼下为寺僧念佛礼佛处,表层保藏各式版块经籍3700多卷。
表里柱联:甘露流香品超四大;紫云焕彩地辟三摩。
叶开白莲冷凌弃说法;塔涌铜佛正令当机。
图片
郭沫若写的《咏泉州》:
刺桐花谢刺桐城,法界桑莲接大瀛。石塔双擎天浩浩,香炉独剩铁铮铮。
亚非自古多伯仲,唐宋以来有会盟。回答台澎今有届,乘风破浪待群英。
图片
图片
寺内的东北角有弘一法师牵记馆。
图片
图片
盘龙石柱。山墙上有“虎啸”“龙吟”
图片
图片
李叔同(1880-1942),笔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以下来自百度百科:
李叔同是着名音乐家、好意思术教会家、书道家、戏剧行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发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磨真金不怕火、裁剪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东说念主,后被东说念主敬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丹青磨真金不怕火。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级师范学校音乐、丹青磨真金不怕火,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李叔同是“二十著述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字画、电刻、音乐、戏剧、文体于并立孤身一人,在多个领域,创始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把中国古代的书道艺术推向了极致,“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当代文假名东说念主以取得大师一幅字为无上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前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旷世难逢,成为经典名曲。同期,他亦然中国第一个创始赤身写生的磨真金不怕火。不凡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对等一些文假名东说念主。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泄露佛法,救困扶危出愁城,被空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众东说念主留住了咀嚼不尽的精神钞票,他的一世充满了传奇颜色,他是中国好意思艳越过归于普通的典型东说念主物。太虚大师曾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表里清净,菩提之因。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世为:“无限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殷商之家,1942年九月初四死亡于泉州。他是中国新文化畅通的前驱,不凡的艺术家、教会家、想想家、改良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释教文化相探求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当代释教史上最特出的一位高僧,又是海外上声誉甚高的闻名东说念主士。他在音乐、好意思术、诗词、电刻、金石、书道、教会、形而上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告白学、出书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东说念主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行为高僧书道,弘一与历史上的一些僧东说念主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法衣,但似乎他们的一世并未以刚毅的释教信仰和恳切实质的释教修行动方针,他们不外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足够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温情。八大山东说念编缉下的冷眼八哥形象,挖苦的意味是可想而知的,他的画作的确是一种发泄,是入世的,并未超然。比之他们,弘一逃禅来得透澈,他皈心自心,超然尘外,要为律宗的即修持佛而献身,是别称纯正的释教群众。
图片
图片
悲欣杂乱。他著有《悲欣杂乱》,这亦然他的临终前题字。
图片
愿尽畴昔,普代法界一切万物,备受大苦;
誓舍身命,弘护南山四分律教,久住神州。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送别》。
图片
图片
如来意境无有角落;普贤身相犹如虚空。
图片
图片
徐悲鸿为弘一法师画的像。
早岁识陈君师曾闻知今弘一大师为东说念主,心窃慕之。顾我之是以慕师者,正从师本日视若敝屣之书之画也。悲鸿不佞,直至本日尚千里缅于色相之中弗成自拔,于五六年前且恳挚友丐师书道,钝根之东说念主日以惑溺,愧于师书中启示未能相识。民国二十八年夏,广洽法师以牵记弘一师生辰,嘱为造象,欢然从命。就吾所能,竭吾驽钝,于师悄然无声之中,以答师之独一缘分,良自运道。所愧即此自度微末之艺,尚未能以全力诣其极也。三十六年头秋悲鸿重为补书于北平寓斋。
图片
图片
李叔同自画像。时年32岁。
图片
本生院。两侧柱联:
桑莲相生,寺肇大唐,佛光总辉盛世;
色空同样,鸽听法华,菩提常度众生。
图片
图片
菩提树。神话在20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在印度,不管是印度教、释教照旧耆那教都将菩提树视为"圣洁之树"。政府更是对菩提树实验"国宝级"的保护。(百度百科)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作事,统共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无益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